采用粉煤灰、水、工業鹽、懸浮劑和膠凝劑按照一定配比進行混合制成漿液,通過礦井防滅火系統輸送至工作面,達到吸收熱量、填補煤巖裂隙、阻斷氧氣通道的目的.當粉煤灰顆粒較大時需要添加懸浮劑,防止管路堵塞,而膠凝劑可以擴大漿液的流動范圍,增加漿液覆蓋面積.
懸浮劑是由攜帶大量電荷的水溶性物質組成, 加入漿液后依靠所帶電荷的互斥力,實現粉煤灰顆粒的平均分布,不易聚沉,并由靜電力作用形成剛性三維結構,穩定牢靠.而顆粒中的負電荷能結合陽離子,使其難以發揮作用. 膠凝劑是由單體經過聚合反應,形成水溶性高分子,經過攪拌、溶解,高分子的長鏈結構能將更多的粉煤灰顆粒鏈接在一起,構成致密的網格,這種網格結構鎖住了大量水分,使漿液成為流動性較弱的粘彈性膠體.
(1)煤礦地面固定式灌漿防滅火系統可以輸送**水灰比為5∶1的粉煤灰漿.
(2)配制的水灰比為5∶1的粉煤灰漿在降溫效果方面與礦區水土比為7∶1的黃土漿相當.
(3)粉煤灰注漿技術的使用降低了注漿成本, 既解決了企業煤化工的部分環保問題,又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.
